12月28日,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一帶一路”教育國際交流分會主辦,福建省教育國際交流協會、黎明職業大學共同承辦的“一帶一路”教育國際交流論壇在黎明職業大學舉行。論壇以“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教育國際交流合作的路徑、機制與方法”為主題,聚智探索,分享“一帶一路”教育合作新思路新舉措。來自全國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基礎教育各層次院校和教育機構國際合作負責人與行業專家300余人線上線下參加論壇。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推進委員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原黨委書記焦揚,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秘書長安延,福建省教育廳副廳長王飏,福建省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巫文通,黎明職業大學黨委書記楊遠志分別致辭,分會副理事長、北京語言大學副校長張寶鈞主持會議。
黎明職業大學黨委書記楊遠志代表學校致辭,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學校科學辦學和創新發展的上級部門、行業協會和兄弟院校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表示學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傳承弘揚“晉江經驗”,不斷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機制,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倡議,開發“中文+職業技能”特色課程、師資團隊、教學資源,形成“職教出海”典范,在全國首創的“海絲學院”辦學模式成為國際交流品牌,被譽為“北有魯班工坊、南有海絲學院”。下一階段學校將立足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中國僑鄉、世界文化遺產城市等區域優勢,以世界情懷和全球視野積極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持續深耕“東盟”及“中亞”朋友圈,深入打造黎明“海絲學院”國際辦學品牌;對照教育部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體系11項建設改革重點任務,助推“中國標準”“中國方案”“走出去”;挖掘“絲路文化”,弘揚“晉江經驗”,深化中外人文交流、閩港澳交流合作、閩臺高等教育領域融合,講好中國職教故事,當好共建“一帶一路”的參與者、推動者和踐行者。
焦揚在致辭中指出,教育領域國際交流與合作是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抓手,是促進民心相通、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站在新的起點上,希望“一帶一路”教育國際交流分會進一步發揮好樞紐作用、平臺作用、支撐作用。安延在發言中表示,希望分會全體會員能夠繼續著眼國家發展戰略,對標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高質量發展目標和協會發展規劃,充分挖掘和整合會員院校優勢和特色資源,主動布局,加快“走出去”步伐,擴大海外“朋友圈”。王飏表示,我省將著力增強主動性,積極在搭建平臺、項目合作、雙向交流等方面探索新機制、新方法、新領域,不斷激發教育對外開放活力;著力提升創新性,加強國際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牽頭發起或參與國際大計劃、大工程、大項目,打造國際人才新高地;著力把握規律性,扎根中國大地,吸收世界先進經驗,精準對標國際先進,加快推進特色發展,在不同賽道爭創一流。巫文通表示,將認真學習借鑒各地、各單位的先進理念、經驗和做法,立足區位優勢,打造“海絲”品牌,為推動“一帶一路”教育國際交流高質量發展貢獻福建智慧和力量。
論壇上,復旦大學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上海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黃仁偉教授,浙師大非洲研究院院長、浙江省特級專家劉鴻武教授分別以“‘一帶一路’倡議的十大戰略創新”“全球南方現代化與全球南方人才合作”為題作報告。黃仁偉提出的“一帶一路”十大戰略創新,既是對“一帶一路”倡議發展十周年的經驗總結,又是未來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對策建議。劉鴻武表示,要高度重視今天南方國家即發展中國家的教育開放合作和互聯互通,開展人才合作,給年輕人提供更多接受教育的機會。
為更好地推進“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更高質量高水平地開展教育對外開放工作,論壇還設有三大分論壇,分別從“‘一帶一路’高等教育與科研合作”“‘一帶一路’海外留學生培養”“‘一帶一路’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等角度,探討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教育國際交流中的熱點問題。來自20多所高校的代表共同探討、交流經驗,分享“一帶一路”教育合作的新觀點、新思路和新舉措。其中,“一帶一路”職業教育國際合作交流合作分論壇由黎明職業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李冬梅主持。李冬梅在發言中以《建設“海絲學院” 實施“中文+職業技能”教育 服務閩商閩企“走出去”》為題,介紹黎明職業大學從共建“海絲學院”、實施 “中文+職業技能”教育、傳承弘揚海絲文化等三個方面推動職業教育“走出去”,助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服務了閩商閩企“走出去”的技術技能提升需求。
近年來,黎明職業大學多措并舉深化教育對外交流合作,聯合海外華商商會、中資企業、華教機構在印尼、吉爾吉斯斯坦等東南亞、中亞國家及澳門地區成立9個“黎明海絲學院”,初步建成輻射東盟10國和中亞5國的海外辦學布局。實施“中文+職業技能”教育,打造“中文+職業技能”特色課程,聯合海外合作院校及閩商社團,開展各類海外人才培養、短期培訓、研學拓展項目,累計招收留學生300余名,為1000多名海外青少年開設技能培訓及文化體驗課程。傳承弘揚海絲文化,建設“海絲文化集鎮”,開發具有海絲文化特色的教育教學資源集,累計承接中國尋根之旅、漢語橋、中華文化大樂園等項目26期,接待來校訪問的海外團組115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