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在线亚洲一区,亚洲综合区图片小说区,在线精品国产成人综合,思思99re66热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

  • 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旅
【泉州市鄉村旅游典型案例】豐澤區東海街道蟳埔社區:借勢世遺海絲熱潮 打造“黨建+文旅”傳承樣板
更新時間:2024-07-11 09:37:24 來源:中國網

基本情況

蟳埔社區隸屬豐澤區東海街道,位于晉江下游出海口北岸,背依鷓鴣山,三面臨海,漁業資源豐富,擁有省級漁業碼頭,交通便利,是典型的沿海漁村。

由于古老的閩越文化遺存,以及唐宋時期海洋商貿發展所促成的多元文化交融,蟳埔至今仍保留著漁女的原生態習俗。這些習俗濃縮并留存了泉州地區正在逐漸消失的海洋傳統文化。

2005年“蟳埔女服飾”成功入選首批福建省重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07年,蟳埔被列入“豐澤區蟳埔社區閩南文化生態整體性保護示范點”;2008年“蟳埔女生活習俗”被列入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借勢世遺泉州,打造“黨建+”自治助推文旅熱潮

隨著世遺海絲泉州游的熱潮,蟳埔文化保護區“簪花圍”“大裾衫、闊腳褲”正掀起民俗文化游、明星效應游“大熱潮”。為講好蟳埔世遺海絲故事,社區黨組織發揮基層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堅持黨群同心、文脈同守、發展同謀,精心打造“黨建+自治+文旅”傳承樣板。

(一)上下同心 組織一體化聯動

堅持傳播助力。2006年以來,在泉州市各級政府宣傳推動下,每年有三十多批次來自國內外的新聞媒體、采風團、專家學者等來蟳埔拍攝、采風、調研。蟳埔延續了400多年的正月廿九“天香巡境”民俗活動得到了海內外媒體的關注。2016年底,社區宣傳引導4家簪花店開展經營性業務(頭飾+服飾40元收費),服務旅游團、拍攝采風等需求。

image.png

蟳埔女

image.png

志愿者開展歌曲快閃活動

隨著外界對蟳埔村的關注加深,2018年豐澤區政府舉辦首屆“海上絲綢之路”蟳埔民俗文化節,為期4天,囊括宋代祭海祈福儀式表演、媽祖巡香、蟳埔女頭飾、服飾非遺展示、民俗表演、專題攝影展美術展等活動,吸引海內外媒體、攝影愛好者和游客等1萬多人齊聚蟳埔。這屆民俗文化節開啟了官方打造蟳埔民俗文化傳播品牌活動的進程。2019年6月,蟳埔社區舉辦“最美簪花圍、海絲后花園”首屆蟳埔女盤頭大賽。該賽事向外展示了“海絲蟳埔”簪花圍獨特魅力,對內凝聚了力量,在村民中引發民俗傳承的簪花熱潮,當年度簪花店增長至20余家。

2023年2月18日-19日,成功舉辦“漫步海絲 悅見豐澤”“海絲·蟳埔”民俗文化節。蟳埔“蠔聽”村口音樂會在蟳埔漁人碼頭歡樂唱響,活動同步進行網絡直播,其中“泉州網”網站直播14.4萬、抖音號14萬、視頻號1.5萬,“看豐澤”視頻號6.9萬,網絡收視爆紅。

堅持黨建引領。蟳埔社區借力社區黨員本土優勢外,吸收了包括簪花、服飾技藝大師、鄉賢達人等234人,組建起黨員先鋒隊、簪花巾幗志愿隊、海上青年突擊隊、蟳埔女子民兵隊、民俗技藝巧匠五支自治隊伍,引導群眾研發“蟳埔女”工藝品伴手禮、簪花圍等文旅產品近百種。節假日為游客提供志愿服務達10萬人次。充分發揮“紅色細胞”在基層治理中的示范帶頭作用。

強化一網統攬。建強基層組織,發展有了主心骨。“共同守護蟳埔火得長久”,是所有人的愿景,豐澤區各級各部門正積極開展工作,為守護文化保護區而共同努力。蟳埔文化保護區劃分為8大網格18個小網格,街居兩委、網格員積極下沉,區交警、街道城管、蟳埔社區黨員志愿者等主動入格,200名機關黨員到社區開展精準報到服務,共同把基層黨建、社會治理、綜治安全、環境整治、游客訴求等工作全部嵌入到網格中,收集民生需求40多條,解決三輪車載人、船舶非法改造營運載客等民情問題70多起。

突出多元共治。蟳埔的發展離不開社區居民的支持,共同尋求群眾自治、社區發展與文化傳承推廣保護的“最大公約數”。豐澤區以社區“黨建+”鄰里中心為陣地,搭建群眾懇談會、黨員議事會、鄉賢參事會、社區監事會等協商議事平臺,先后梳理制定13條鄰里守則,蟳埔“大裾衫、闊腳褲”民俗帶頭推廣等居規民約,引導居民群眾有序參與自治、自律、共治的決策共謀、問題共解良好氛圍。

image.png

媽祖巡香 許哲宗 攝

(二)文脈同守 活動一體化聯辦

“凝心”聚力行動。小巷內,蚵殼厝內傳出聲聲笑語,“百堂黨課進蚵殼厝”“百堂黨課上漁船”……為了用好蟳埔特色蚵殼厝、漁船等元素,打造開放式組織生活基地,通過上黨課、講故事、蟳埔非遺文化分享會等形式,讓廣大黨員、群眾沉浸式體驗紅色教育、黨性教育、了解蟳埔非遺文化魅力,為打造海絲蟳埔注入強勁力量。

服務“暖心”行動。整潔、有序、宜游的蟳埔環境是吸引游客的前提。為此,區、街道、社區積極引導黨員干部下沉開展“清違建、清堆物、清占道、清違停”和“美社區、美小巷、美路網、美景點”“四清四美”行動,共拆除50多處違建和移除60多處堆物。2023年“五一”小長假前夕,街道為應對客流高峰,提出了“一攬子”方案,包括成立臨時指揮部、優化停車環境、加大保潔和占道經營整治、提供微公交接駁服務、制作蟳埔民俗文化村旅游導覽圖、印制旅游宣傳折頁1.2萬冊以及停車場、公廁等基礎設施導向牌;設立1處便民服務站,并協調沿街30多家商鋪提供免費廁所等等,開放村外漁人碼頭停車場、蟳埔新東停車場和東海后埔片區征遷指揮部停車場、德潤停車場共約1650個車位,建設游客服務點,在村內新設置蟳埔特色分類垃圾桶,全方位提升服務水平,切實提升游客體驗感。

技藝人才“鑄心”行動。為集聚海絲蟳埔的智力支撐和文化傳承,社區組建“簪花圍”“大裾衫、闊腳褲”能工巧匠人才、鄉土文化傳承人才、社區治理人才三支隊伍,并與泉州師院、黎明大學、幼高專等3所高校開展校地共建。一段時間以來,帶動了蟳埔女習俗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黃晨、蟳埔女金銀頭飾傳統制作技藝傳承人王勇躍等20多名技藝人才參與旅游路線規劃、鄉土文化品牌打造等文化保護區提升工作。

image.png

鄉賢議事會

image.png

志愿宣講隊潯埔村直播講解

image.png

簪花志愿服務隊

(三)發展同謀 產業一體化培育

片區運營促發展。為了讓居民從文旅發展中受惠,實行專業化運營,探索“街道+社區”聯合運營模式,壯大社區集體經濟。督促規范性經營,舉辦“簪花店”、“海鮮小吃”商家旅游誠信經營系列培訓會,明確“簪花圍”40元收費標準及行業規范經營等,發放告誡書148份,簽訂承諾書123份,并通過街道、市場監管所、社區“三方聯動”模式定期開展明察暗訪,2023年,片區居民人均收入比增20% 。

文創品牌謀發展。向海而生的過去,滿懷希冀走出去的現在,這個文化保護區正迸發出向上的活力。亮相首屆海峽兩岸鄉村振興論壇,開展蟳埔文創產品展示走秀、蟳埔簪花(盤頭)大賽等活動,對“祀海祈祥”“祭海納福”“海風旌旗”、媽祖“天香”巡境活動等海絲非遺民俗品牌進行文創開發,掀起抖音、微博等媒體點贊熱潮,累計閱讀次數破億,被“央廣網”“新華網”等媒體報道。

世遺文化融合助發展。打造多處網紅打卡點:世遺故事正喚起越來越多的歷史記憶,默默守護著片區的發展,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蟳埔文化保護區繪入《宋元中國海絲泉州傳奇》長卷并進行夜景亮化;對順濟宮周邊房屋及蚵殼厝進行裝修裝飾,扮靚蟳埔風景線;實施鷓鴣巡檢司遺跡景觀提升工程,結合閩南文化元素,設有親子廣場、濕地景觀、槍城庭院三大景觀分區,實現生態建設與歷史文化完美融合。聯合黎明大學、理工學院等單位開展“點亮蟳埔·護蚵宣簪”志愿服務活動,建立“紅色講解員”隊伍,講好世遺故事,相關經驗做法被《福建日報》、“學習強國”平臺等主流媒體報道。

啟示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建立一個由市領導擔任組長、區主要領導參與協調、市、區兩級相關部門具體參與的項目領導小組,負責統籌、規劃先行,制定工作計劃,協調、處理蟳埔民俗文化村開發運營的各項事務。二是強化環境整治。整治雜亂線路;合理規劃用地,增加停車供給;引導核心保護區村民自行修繕坍塌房屋或由政府出資,開展保護性修繕,完善更新片區,改善人文環境。三是創新發展黨建。堅持黨群同心、文脈同守、發展同謀,精心打造“黨建+自治+文旅”傳承樣板。在市、區兩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東海街道加快梳理蟳埔文化脈絡,充分發揮蟳埔多元文化優勢,上下一心,推動項目立項落地。(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