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的違章搭建拆除了,車輛亂停亂放的現象解決了,小區環境變美了,我們就像住上了新家。”12月20日,談起永安市燕南街道巴溪灣社區景泰秀水小區改造后的變化,居民黃曉蓮女士豎起了大拇指。
該小區始建于2000年初,共有20幢樓棟、389戶居民,占地89畝,歷經20余年的歲月洗禮,該小區的相關生活條件已無法滿足群眾對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今年,永安市將其作為當年轄區唯一舊改“精品”示范老舊小區,項目分基礎類和提升類兩期實施,計劃投資約800萬元。永安市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為民辦實事的一項重要民生工作牢牢抓在手里,落實到位,受到了群眾的稱贊和好評。
舊改改到了業主“心坎里”。在改造景泰秀水小區過程中,市住建局、燕南街道和巴溪灣社區,注重從居民群眾的需求出發,采取“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辦法,利用社區好鄰里群、業主微信群和居民懇談會,廣泛宣傳和收集群眾對改造內容的意見建議近30條。小區業委會、物業公司也積極參與其中,僅用3天時間,就協助完成了超過四分之三業主的書面簽字表決,確定了小區大門擴建、翻新小區外墻和增設停車位等事項。
舊改改出幸福新生活。按照“先民生后提升、先地下后地上、先功能后景觀”的原則,在改造資金不足情況下,項目組多方籌資。比如,巴溪灣社區業委會主動集資捐款90多萬用于立面改造(其中業主每戶捐資600元,共計約23萬元;小區公共收益資金77萬元),成為永安市自推行老舊小區改造以來,小區居民共同出資額最高的項目。看到小區日益煥然一新的變化,有力地調動了業主們主動參與小區改造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舊改改出“濃濃文化味”。在景泰秀水小區景觀提升和文化建設設計過程中,項目組既注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又融入新時代文化生活時尚內容,特別是重點打造傳統文化墻、孔子雕像、24孝、中式亭臺、家規家訓和有聲書屋等,實現小區文化“軟件”升級,力爭打造有顏值、有溫度、有文化、有品味、有影響、有品牌的“精品”小區。
據統計,自2019年實施老舊小區改造以來,永安市累計向上爭取改造老舊小區資金1.97億元,改造小區總數180個,其中今年以前完成小區改造101個,正在施工的有79個,舊改后受益家庭2.56萬戶,先后投入資金2.2億元。(楊家璋 吳麗麗)